l58llo42779
最近来门诊咨询肌营养不良的朋友越来越多,大家都在问:"这浑身没劲儿,肌肉越来越瘦,到底该咋办啊?"
经过了解发现,多数肌营养不良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点:四肢无力、肌肉萎缩、容易疲劳、怕冷畏寒。
这可不是巧合,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肌营养不良,尤其是进展缓慢、伴随畏寒症状的,往往和阳气不足有关!
老话说"阳气足则百病除",阳气是人体的"小太阳",温养肌肉,推动气血运行。阳气不足,就像土地失去阳光的照耀,肌肉失去濡养,就会日渐消瘦无力。肌营养不良,正是这种阳气衰微的表现。
你想想,那些肌无力的患者,是不是很多都是手脚冰凉,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?这都是阳气不足,无法温养四肢肌肉,气血运行无力的表现。
展开剩余69%《黄帝内经》也提到:"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"阳气虚弱,不能滋养肌肉筋脉,就会导致肌肉萎缩无力。
所以,中医治疗肌营养不良,尤其是脾肾阳虚型的,核心思路不是单纯"补肌肉",而是补足阳气,温阳健脾,益肾填精!阳气充足了,才能温煦肌肉,促进气血运行,肌肉得到充分滋养,无力症状才能逐步改善。
案例分享
一位男性患者,35岁,肌无力症状持续2年多,起初只是容易疲劳,后来逐渐出现大腿肌肉萎缩,上楼梯都困难。
刻诊:面色苍白,四肢不温,舌淡胖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细无力。详细询问得知,他长期熬夜加班,饮食不规律,特别爱吃冷饮。
辨证分析:
阳气不足,肌肉失养,故肢体无力、肌肉萎缩 脾肾阳虚,运化无力,故舌胖有齿痕、苔白滑 气血生化不足,故脉沉细、面色无华综合症状,诊断为"痿证"(肌营养不良),证属脾肾阳虚,肌肉失养。于是,给予温阳健脾、补肾强肌的方药:
制附子、干姜、肉桂(温补阳气),党参、白术、茯苓(健脾益气),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枸杞子(补肾填精),黄芪、当归、牛膝(益气活血,强健筋骨)。
同时嘱咐他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适当进行康复锻炼,饮食要温热易消化。
治疗效果:
服药1个疗程后,患者自觉体力改善,畏寒减轻;继续调理3个月,肌肉力量明显增强,萎缩的肌肉开始恢复,面色也红润了许多。
复诊时,他欣喜地说:"现在走路有劲儿了,上楼也不那么费劲了,整个人的精神都好多了!"
肌营养不良虽然病程较长,但中医从"阳气"入手,通过温补脾肾、益气强肌,能有效改善症状。关键是要坚持调理,配合适当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才能从根本上恢复肌肉功能,重获健康体魄!
(注:本文仅供参考,文中方剂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切勿自行套用。)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